媒 體 報 導
2024 July
來源|Corriere del Veneto Venezia e Mestre
撰文|Newsroom
Corriere del Veneto Venezia e Mestre – 威尼斯展覽:播種希望,Cen Long 的人性光輝
中國畫家在奎里尼宮舉辦意大利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展覽。
漁夫、牧羊人和農民以勇氣和堅韌面對困難的自然力量,並表現出在多變的情況下的勇氣和堅韌。「誠實與天真」——這是岑龍成為偉大藝術家的理由。這場展覽由佛羅倫薩藝術學院主辦,是岑龍的個展《播種希望》,在威尼斯的奎里尼宮展出。展覽將開放至 11 月 24 日(免費入場),這是意大利最大的展覽,隨後將在歐洲進行巡迴展覽,讓歐洲更好地了解這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。Cen Long 說:「我的最愛畫家是卡拉瓦喬、委拉斯開茲和特奧多爾·席拜爾,他們的情感表達深深打動了我。」
在他的畫作中,岑龍紀念了人們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,捕捉日常生活的本質,表達對這些努力的尊重和讚美。Cen Long 於 1957 年在廣州出生,為了追求藝術自由,他離開了學術界。儘管他的人生被父親的自殺所困擾(父親是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),他在充滿藝術、哲學和西方傳統的環境中成長。策展人勞拉·維拉尼(Laura Villani)與梅特拉出版社(Metra Līn)一起在威尼斯宮殿舉辦了這次展覽,展覽分為兩個主題:希望和信任。Cen Long 說,展覽的核心是《希望的朝聖者》,其靈感來自 2035 年 Pontefice di Glub 的一次奇妙巧合,展示了宗教、信仰和海洋之間的共鳴和聯繫。岑龍表示:「人類的共同條件是真實和普遍的。」
他畫作中的人物並非無意識地從事繁重的工作,而是傳達出一種寧靜,表達出對簡單生活的滿足。畫布上的筆觸流暢,色彩層次分明,人物形象堅實,突顯了塑料材料的力量,並編織出精神的網絡。從《漁夫的歎息》中捕捉到的情感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覽《播種希望》,展現了處於風暴中的人、飛翔的鳥、仍在萌芽的樹枝,以及儘管痛苦但仍對改變抱有信心的人。Cen Long 說:「我希望通過我的畫作傳達愛、和平和善良的信息。」
Veronica Tuzil
© 版權所有
威尼斯展覽
岑龍:來自中國的希望邀請,觀看那些最底層的人
岑龍是一位藝術家,通過展示底層人們的痛苦,引導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。這正是從中國大師岑龍的展覽《播種希望》中所體現的。這次展覽在威尼斯的聖巴拿巴奎里尼宮舉行,展期至11月24日,在烏戈和奧爾加·利維基金會的空間內展示。
這是岑龍在意大利舉辦的最大型展覽,與威尼斯扶輪社合作,展覽將分為四個不同的部分:由策展人 Metra Lin(岑龍藝術作品的米蘭保存者)和 Laura Villani(藝術家在意大利巡展的策展人)解說。此外還有藝術史學家 Cristina Acidini,她是烏菲茲美術館的前館長,幾個月前曾在佛羅倫薩藝術學院舉辦了一次以 Dante Alighieri 關係為中心的展覽。
相比佛羅倫薩的展覽,威尼斯的展覽更為完整,涵蓋了多個領域:「尤其體現了與基督教主題的接近性」,Laura Villani 強調。
「岑龍現在獨自與他的畫作和書籍為伴」,Metra Lin 補充道,解釋了大師的作品觸動靈魂,展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,這是從他的父母那裡繼承並通過個人學習而來的。
「對於一位中國藝術家來說,第一次接觸傳統繪畫是在紙上表現的,線條融合了二維性」,Cristina Acidini 解釋道。「而與西方文化的碰撞則產生了新的空間,為建築設計和歷史修復提供了新的領域,並且油畫創作逐漸接納了更多的材料,幾乎達到了三維的效果。為了達成這一目標 – 從墨水到油畫 – 歷史學家繼續說 – 需要今天的紀律、投入和創造力。這些都是岑龍所展現的。」
然後談到他的調色板:「放棄色彩的輝煌,回歸到一種簡單的法蘭西風格,選擇了如板岩、珍珠和白色的色調,直到肉色的米黃色,這些色彩講述了勞動的辛苦」。具有象徵意義的畫作是《風景》,這幅作品在疫情期間構思:「在這裡,岑龍放棄了風景,將其構思成懸浮在空間之外的淺浮雕,捐贈的動作創造了期待,天空讓人想起卡拉瓦喬《下架》的其中一扇門」。
他繼續說:「《播種希望》這幅畫既是對農民工作的呼應,也是一種希望的隱喻。我們每個人都播下種子和嫩芽,但如果不抱希望,它們就不會成長。相反,岑龍的畫作展示了希望,即使是看似最底層的人物也表現出卓越。這就像是但丁作品中的煉獄:煉獄是由柔和的色調和懸浮的氛圍構成的,這種痛苦並非沒有希望,而是在等待救贖的世界中追求至福。岑龍選擇煉獄作為象徵,正如 Acidini 所說,是生命的隱喻。在岑龍的作品中,那些似乎是最底層的人物也展現出了偉大。」
Francesca Catalano
在奎里尼宮基金會 Levi 推出 “Seminare Speranza”
這是獻給中國著名藝術家的第五次展覽
岑龍的作品總是在尋找靈性
藝術
威尼斯 「馬可·波羅從威尼斯前往東方,而我的作品,源自東方的靈感,正好趕在他逝世 700 週年之際來到威尼斯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個偉大的榮譽,希望我的作品能成為探索無知和滋養希望的邀請。」這是在威尼斯展覽的其中一個展板上的 “播種希望” 文本,這是威尼斯獻給岑龍的第五次展覽。展覽在中國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之中,並在奎里尼宮,烏戈和奧爾加 Levi 基金會以及聖巴拿巴宮舉行,這些作品也將在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展出,並在未來幾年在歐洲進行巡迴展覽,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位對人類條件高度敏感的藝術家。「這些作品展示了人性最崇高的希望和愛,展示了勇氣和誠實的貴重美德。」展覽策展人 Laura Villani 說。
展覽以岑龍的標誌性作品開場,這些作品邀請我們面對在當今社會中的精神挑戰。策展人 Laura Villani 強調,這是來自米蘭的 Metra Lin,這些作品現在展出在奎里尼宮,展覽開放至11月24日,每週二閉館,免費入場。
來自藝術設計學院的 Cristina Acidini 也提到這些作品的深度靈性根源,指出這些作品來自一個飽受災難和痛苦的學者家庭——岑龍的父親賈武,一位人類學的天才,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悲慘去世。岑龍的作品以既簡單又複雜的筆觸為特徵,配以嚴謹的構圖,拒絕風景畫風,集中於以白色、黑色和棕色調玩的色彩對比中的個人和群體。
「這些是漁夫、牧羊人、農民,象徵著在生活中給予人類尊嚴的普通人。」Cristina Acidini 強調道 – 在這些勞動者的臉上可以看到希望,這就像但丁在其作品中描述的那樣,不僅僅涉及煉獄的參考,還涉及創造和自然的主題,其中人類不是所有者,而是這些奇妙生物的一部分。在這個視角中,威尼斯成為脆弱地球的象徵,同時也是尋找更好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地方。
策展人 Metra Lin 提醒說:「播種希望的主題是這次藝術競賽的中心,參賽者是威尼斯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。今年秋天,優秀作品將在奎里尼宮展出,最傑出的作品將被岑龍基金會收購。」(展覽至11月24日,每週二閉館,免費入場)
Claudia Mineschini
©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