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 體 報 導

2024 September

來源|Oltrelecolonne
撰文|Newsroom

Oltrelecolonne – 播種希望獎:在岑龍威尼斯展覽中的跨世代對話

展覽《播種希望》由林暄涵與勞拉·維拉尼策展,並由Crux Art Foundation贊助,在威尼斯第60屆國際藝術展——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,於烏戈與奧爾加·列維基金會的聖巴爾納巴帕拉佐·奎里尼展出。

這是繼三月在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展出後的第二站,該學院為全球最古老的學院,由米開朗基羅創立。本次展覽也是義大利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個展,並包含萊切與威尼斯美術學院學生的聯展。

展覽將於9月30日星期一下午5點30分開幕,屆時將頒發「播種希望獎」的決賽入圍者與最終獲獎者。

本次展覽橫跨聖巴爾納巴帕拉佐·奎里尼的兩層樓空間,將哲學家與藝術家岑龍的作品與希望的主題聯繫起來,這也是播種希望獎的核心主題。岑龍的作品呈現愛的無限力量,通過形而上的敘事與概念性畫作表達出來,亦是其藝術生命的中心。

在中國知識分子的眼中,岑龍因其深刻的哲思而被譽為中國,即「中土」,最傑出的藝術家,他的展覽是一次探索希望的機會。展覽旨在引發對普世主題的深入思考,其中希望——如塞內卡所言,為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唯一珍寶,甚至連身無分文者也擁有它——成為核心主題,象徵著不同宗教之間的相通與連結。岑龍的生命觀反映了一條對抗苦難的道路,通往感謝天地美好與人性善良的希望之旅。岑龍對自然的敏銳觸感使他視人類為自然中最奇妙的創造之一,威尼斯作為全球環境可持續性的象徵與中心,與藝術家的這種敏感共鳴。海洋作為岑龍多幅作品的主題,象徵著地球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資源,對有效且有意識的環境過渡至關重要。

2024年威尼斯的紀念活動中,馬可·波羅作為但丁的同代人,不僅喚起了他七百年前前往中國的傳奇旅程,更象徵性地在威尼斯迎來了岑龍,這位融合東西文化的藝術家。馬可·波羅與岑龍同樣命中註定要長期離開故土,而岑龍則因選擇過著完全孤獨的生活,獨自與畫作、書籍和音樂為伴。對岑龍而言,作品從東方來到威尼斯以紀念馬可·波羅的七百周年,是一種至高榮譽,並希望這能激勵人們探索未知、滋養希望。

岑龍在中國藝術界的角色

岑龍三十多歲時,憑藉非凡的繪畫能力在中國嶄露頭角。當時中國的傳統寫實主義繪畫依然占主導地位,但他已進入表現主義領域,創造出一種極具個性的變形風格。這種獨特的創作方式震撼了藝術界,成為眾多學生學習的榜樣,包括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且作品價格高昂的藝術家曾梵志。曾梵志目前在威尼斯的大慈悲院舉辦個展,展覽空間由安藤忠雄設計,他的著名系列《協和醫院》便受到岑龍的啟發,顯示出岑龍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深遠影響。

在對中國藝術界和學生產生巨大影響後,岑龍選擇退出學術生涯,專注於個人藝術與思想的世界,避免與中國藝術市場的任何聯繫,並期望延續父母對他藝術與思想精進的期望。

播種希望獎

為激勵人們探索未知並培養希望,特別設立了「播種希望」主題藝術比賽。該項目與威尼斯與萊切美術學院合作,旨在提供機會,讓這些知名學府的學生能透過藝術展現創造力。此合作帶來四十件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,反映了希望的轉化力量。在不確定與變革的時代,希望是指引光明的燈塔,亦是韌性與創造力的催化劑。

播種希望獎的評審團與主席

評審團由岑龍義大利巡迴展策展人林暄涵與勞拉·維拉尼,以及藝術家費魯喬·加爾德與吉安馬利亞·波滕扎組成,他們從候選人中選出最終入圍者,由評審團主席岑龍決定獲獎者。

為了促進比賽並提升參賽學生及威尼斯與萊切美術學院的能見度,播種希望獎的參賽者被賦予機會,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於烏戈與奧爾加·列維基金會的聖巴爾納巴帕拉佐·奎里尼展出他們的作品,並將這些作品收錄於即將出版的《岑龍義大利巡展》專刊中。此外,最終獲獎者將獲得台灣Crux Art Foundation的推薦,有機會在2025年11月於台灣博物館展出作品。

我們相信,此次合作將為學生與新銳畢業生提供平台,展示他們的潛力。播種希望獎不僅是藝術的慶典,更象徵了希望的永恆力量的探索。

在此,感謝威尼斯美術學院院長里卡多·卡爾杜拉、史蒂法諾·曼奇尼教授,以及萊切美術學院的加埃塔諾·魯索教授。特別感謝評審團成員費魯喬·加爾德、吉安馬利亞·波滕扎,Crux Art Foundation總監林暄涵,及岑龍義大利巡展策展人勞拉·維拉尼的寶貴貢獻。

展覽資訊

聖巴爾納巴帕拉佐·奎利尼 – 威尼斯 Calle Lunga San Barnaba, 2691
展期:2024年4月20日至11月24日
開放時間:11:00–19:00(週二休館)
合作夥伴:烏戈與奧爾加·列維基金會、威尼斯美術學院、萊切美術學院、Crux Art Foundation、Lyra文化服務、勞拉·維拉尼工作室